越南环保政策严格,海外建厂需合规操作

越南环保政策近年显著趋严,尤其对海外企业建厂提出了更高合规要求。以下是结合最新政策动态(截至2025年7月)的关键合规要点及操作建议:

一、环境许可制度:强制审批与过渡期安排
1. 环境许可证(EL)申请截止期限  
   - 2025年1月1日前:所有在2022年1月1日前已运营的企业,若未持有任何环境文件,必须完成环境许可证申请。  
   - 过渡期规定:  
     - 持有有效期环境文件的企业,可沿用至到期(到期前30-45天需提交EL申请)。  
     - 持有无明确有效期文件的企业,最迟需在2027年1月1日前换发新证。  
   - 违规后果:未按时办理者面临3000万–2.2亿越南盾(约900–6600美元)罚款,并限期补办。

2. 新增项目要求  
   - 2022年后新建项目需同步提交环境影响评估报告(EIA) 并获审批,否则无法运营。

二、碳市场机制:配额交易与抵消规则  
越南于2025年6月启动碳排放交易体系(ETS)试点,核心要求包括:  
1. 覆盖行业与阶段  
   - 试点阶段(2025-2028年):强制纳入火电、钢铁、水泥三大高排放行业,占全国碳排放量50%。  
   - 配额分配:2025年底前发放首批配额(2025-2026年),基于单位产品排放强度设定。  

2. 碳抵消与交易规则  
   - 企业可使用碳信用抵消最高30% 的超额排放,包括:  
     - 符合《巴黎协定》第6.2/6.4条的国际碳信用(如日越ITMO合作项目)。  
     - 国内再生能源、森林碳汇等项目产生的碳信用。  
   - 2029年起:配额拍卖机制正式运行,允许国际参与。  

3. 数据合规义务  
   - 企业需建立温室气体盘查系统(MRV),每两年提交经第三方认证的排放报告。

三、绿色投资激励政策  
为引导产业升级,越南提供多项优惠:  
1. 税收减免  
   - 生物基塑料企业:享“4免9减半”(前4年免税,后9年所得税率10%)。  
   - 自贸区外资企业:所得税减免10%,设备进口关税全免。  

2. 技术与资金支持  
   - 政府设立河内/胡志明市技术中心,协助企业接入三星、LG等供应链。  
   - 氢能、生物降解材料项目:设备进口零关税+优先批地。  

3. 绿色项目认证  
   - 符合《绿色分类标准》的项目需满足:  
     - 通过EIA审批并具备环境效益(如减排、循环技术应用)。  
     - 由独立认证机构(需符合ISO/IEC 17029标准)审核。

四、生态工业区(EIP)的合规红利  
越南将生态工业区视为可持续发展核心载体,提供专项支持:  
1. 政策倾斜  
   - 地方政府须为EIP配套工人住房、服务设施,并开放PPP合作模式。  
   - 瑞士资助360万美元,在海防、同奈、胡志明市推广循环经济试点。  

2. 企业合规优势  
   - EIP内企业优先获得再生水循环、屋顶光伏等技术指导。  
   - 省级绿色指数(PGI)高的地区(如Tay Ninh省)加速土地审批,吸引外资。

五、高风险领域及处罚案例  
近期执法重点凸显以下风险点:  
1. 排放与废物管理  
   - 工业排放需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并直连政府系统(如Gia Lai省要求生物质电厂整改锅炉排放)。  
   - 非法排污罚款上限提升至环境损害价值的3倍(依据Decree 45/2022修订草案)。  

2. 化学品与塑料生产  
   - 新《化学品法》要求:  
     - 进出口许可证(5年期) + 新化学品登记。  
     - 含邻苯二甲酸酯等危险物质的产品需做GHS分类标签。  
   - 本土化压力:基础化学品进口税提高5–10%,迫使企业采购本地石化原料。

企业合规操作建议  
1. 紧急行动项  
   - 核查现有环境文件状态,确保在2025年1月1日前完成EL申请或更新。  
   - 火电/钢铁/水泥企业立即启动碳盘查系统建设,备战2025年配额分配。  

2. 长期战略  
   - 选址优先PGI高分省份(如Tay Ninh、Long An),缩短审批周期。  
   - 通过碳抵消项目(如林业、光伏)储备碳信用,降低未来履约成本。  
   - 联合本地机构(如UNIDO合作项目)申请EIP认证,获取技术及融资支持。  

3. 规避雷区  
   - 避免虚报产能:生产规模变更可能触发EIA重审及EL重办。  
   - 禁用虚拟地址:真实注册地址为税务登记及环评前提。

越南环保合规的本质是“高压监管+高额激励”组合:一边通过碳配额、EL许可、排放罚款筑高门槛,一边用税收减免、绿色认证、技术补贴吸引高端产能。企业需以合规为锚,借力政策红利完成绿色转型,否则将面临退出风险。

上一页:没有了
下一页:墨西哥建厂的市场变化